詳細說明
睿深行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新增購物中心34個,總體量215萬平方米,領跑一線城市,體量比深圳廣州總和還多。
激烈的競爭下,大量的購物中心選擇推遲入市時間。睿深行商業地產租賃業務線總經理表示,“購物中心的延遲開業甚至無法開業現象并非只發生在上海,這其中有開發商自身的原因,也與行業的整體氛圍息息相關。”
上海靜安大悅城的成功而言越發重要。
危建平認為,經過一輪大規模發展,購物中心逐漸開始回歸商業本質,也就是經營貨、場、人的綜合空間。其服務、管理、互動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提升,構筑商業場景,聯接智慧體系,是現代商業創新思考下的產物。
派沃設計執行董事臧濤表示,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為消費者思考。給消費者帶來愉悅的體驗,是未來商業空間是否成功的關鍵,以人為本,為消費者提供多業態融合、創新功能設計的舒適空間,實現購物中心空間、功能與藝術的完美平衡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睿深行商業地產策略顧問總經理指出,傳統商業強調功能,一站式消費場所。而未來商業強調情感,IP植入將幫助商業打造個性標簽。
近年來不乏成功的案例,讓人影響最為深刻的莫屬K11舉辦的莫奈展,不僅有良好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莫奈展給K11的商場帶來了150%的客流提升和20%的營業額提升。
上海高島屋的櫻桃小丸子展、虹橋南豐城的芝麻街大型主題展、上海大悅城的魔獸展都帶來大量客流的同時提升了商場的營業額。
去年在上海大悅城嘗試了魔獸展覽效果顯著。帶來客流提升143%,營業額提升15%。
這些IP商戶自帶粉絲,同時有流量變現的功能。線下實體店成為了粉絲與粉絲之間的交流聚集地,在增強粉絲粘度的同時也拉動周邊產品的銷售。全渠道時代(Omini-Channel)來臨,電商和實體商業邊界逐漸模糊,商業回歸零售本質。
日月光中心副總經理陸海東表示,在電商發達的今天,線下購物中心的競爭力體現在逛街消費社交吃喝玩樂約會這樣的體驗式生活場景中,這是線上消費替代不了的部分。這也是為什么主題式、體驗式的消費已經成為購物中心的一大趨勢。
“顯然,在市場同質化日趨嚴重、線上購物日益盛行、消費者購物習慣驟然改變的今天,購物中心如何突破重圍,成功導入客流,實現客留,成為商業地產嶄露頭角的核心競爭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