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趨勢的安全氣囊配件
新的技術可以更好地識別乘客類型,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系統采用重量、紅外、超聲波等傳感器來判斷乘客與儀表板遠近、重量、身高等因素,進而在碰撞時判斷是否點爆氣囊、采用1級點火還是多級點火、點爆力有多大,并與安全帶形成總體控制。通過傳感器,氣囊系統還可以判斷出車輛當前經歷的碰撞形式,是正面碰撞還是角度碰撞,側面碰撞還是整車的翻滾運動,以便驅動車身不同位置的氣囊,形成對乘客的最佳保護。
網絡技術的應用也是
安全氣囊配件系統的發展方向。在汽車網絡中,有一種應用面比較窄,但是非常重要的網絡即Safe-By-Wire。Safe-By-Wire是專門用于汽車安全氣囊配件系統的總線,Safe-By-Wire技術旨在通過綜合運用多個傳感器和控制器來實現安全氣囊配件系統的細微控制。Safe-By-WirePlus總線標準是由汽車電子供應商和部件供應商如飛利浦、德爾福等公司提出。與整車系統常用的CAN、FlexRay等總線相比,Safe-By-Wire的優勢在于它是專門面向安全氣囊配件系統的汽車LAN接口標準。為了保證系統在汽車出事故時也不受破壞,Safe-By-Wire中嵌入有多重保護功能。比如說,即使線路發生短路,安全氣囊配件系統也不會因出錯而起動。Safe-By-Wire技術將會在汽車安全氣囊配件系統中獲得廣泛的應用。
A安全氣囊配件的歷史
汽車安全氣囊配件系統,簡稱SRS,是一種輔助保護系統。
安全氣囊配件最早由瑞典人發明,到20世紀80年代,安全氣囊配件技術基本成熟。
1972年,通用汽車首次進行大范圍的安全氣囊配件現場試驗,并于1974年將安全氣囊配件列為若干型號轎車的選購配置。
1996年,通用汽車推出業界第一個防止側面撞擊的安全氣囊配件,可減輕氣囊膨脹給兒童造成傷害。
2002年,通用汽車宣布將在2003年型號的大型卡車和運動休閑車上酉謾正面安全氣囊配件感知器,可根據副駕駛座上乘員的體重自動關閉安全氣囊配件。
B安全氣囊配件的工作原理
滄州德幫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說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安全氣囊配件控樹模塊快速對信號做出處理,確認發生碰撞的嚴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帶的保護能力,便迅速釋放氣囊,使乘員的頭、胸部直接與較為柔軟有彈性的氣囊接觸,從而通過氣囊的緩:中作用減輕乘員的傷害。一般說來,輕微的碰撞不會打開安全氣囊配件,只有在車輛正面一定角度范圍內才是打開安全氣囊配件的有效碰撞范圍,后碰、側碰、翻轉都不會引發安全氣囊配件打開。需要強調的是,安全氣囊配件只是輔助,在不系安全帶的狀況下,安全氣囊配件不但不能對乘員起到防護作用,還會對乘員有嚴重的殺傷力。安全氣囊配件的爆發力是驚人的,足以擊斷駕駛者的頸椎。因此,系好安全帶是安全氣囊配件發揮保護作用的一個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