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碎車間中,在每一破碎階段中使物料粒度小,對物料的粒度應進行控制,這是通過篩分作業來實現的。此外.物料應給到車間的各個設備部件,這是通過各種溜槽、閘門、給料器及運輸機來進行的。
在破碎設備的前面裝有篩分機,僅使粗物料才給入破碎機。這表明細物料不給入破碎機的腔室,從而避免了物料被壓實的可能性。此外,這樣也減少了給人破碎機的物料量,使破碎系統的處理能力得以提高。較少量的物料通過破碎機可降低每噸物料的設備磨耗費用。
當物料一次通過破碎機而篩下物不進入破碎機時,就是開路破碎流程。產品粒度是由破碎機的排料口控制的。排料口的大小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變化的。此外,排料口只是一個長“槽縫”的寬度,它只能控制物料的一維尺寸。如果長的和扁平的巖石其最小盡寸足夠小的話,它就可通過排料口。換言之,開路流程所得到的產品粒度并沒有特別有效地得到控制。
在閉路破碎流程中有各種不同的設備組合方式。通常的設備組臺中包括破碎機和篩分機,篩分機裝在破碎機的后面,以使篩上物料返回到破碎機這樣,產品粒度就受到篩面上的篩孔所控制(即兩維尺寸的控制)。篩孔并不像排料日那樣可以變更。扁平狀及片狀的物料也進入再循環的料流中,使閉路作業能改善產品的形狀,從而得到較標準的產品。
破碎機必須接受再循環的物料,這表明回路能接受的新給料量相應地減少。如果將篩孔盡寸減小的話,所得的產品就會更細,但再循環的物料量會增加。回路的凈處理能力一般會降低。在降低處理能力的情況下所得的破碎率較高。然而,當鈞料再循環的量增加時,產品粒度不會明顯地減小。當分離的物料粒度比破碎機的排料口窄端小得多時,破碎回路就會顯得不穩定。
我們通過改造破碎工藝可實現選礦過程的節能增效,可在破碎機的前面安裝1臺篩分機,以便預先排除細物料,該篩分機同時也在閉路作業中使用(將破碎機的產品再返回到該篩分機上)。篩分機的使用方式可以有兩種,當處理能力使篩分機能承擔兩方面的任務時,這種配置當然是較可取的,因為選用2臺同樣的篩分機,像單臺篩分機一樣在破碎機前面進行操作。也可以選用2臺不同規格的篩分機,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例如分別在破碎機的前面和后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