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質構造劃分階段,如向、背斜軸及走向大斷層或其他構造變化等。例如鐵法大興立井,所有階段幾乎都是以斷層線劃分的。對于傾斜斷層比較多的井田,煤層的連續性被切割,沿走向形成許多自然分區,各區的賦存深度不同,在確定階段高度時要考慮能用最小的工程量貫穿所有自然區,各分區通風、運輸方便有利開采。井筒附近區域更應仔細研究。
合理的階段高度應使噸煤成本低,勞動生產率高。我國大多數礦井過去設計采用的階段高度偏小,水平儲量不足,造成接替緊張,增大了后期總工程量,使管理復雜化。一般階段高度增大,全井水平數目減少,水平儲量增加,分攤到每噸煤的折舊費減少。高強磨粉機可以在水泥生產工藝流程中使用。但階段斜長過大又會使一部分生產經營費相應增加。
因此,必然存在一個經濟上合理的階段高度。隨著階段高度增大而減少的費用有:井底車場及硐室、大巷、回風巷、石門與采區車場的掘鑿費,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用等等。隨階段高度增大而增加的費用有:沿上山的運輸費、通風費、提升費、排水費及傾斜巷道的維護費,此外還要增加初期投資延長建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