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潘謝礦區、宿縣礦區和兗州礦區都具有煤層層數多,煤質好,儲量豐富,煤層傾角平緩,第四系沖積層厚度大,涌水量大等特點,加上地處華東經濟發達的缺煤區,既適合于建大井也需要建大井。所以在這幾個礦區都是劃分為面積較大的大型、特大型礦井的井田。
根據地質條件和國家對煤炭的需要量可以初步確定礦區的開發強度。在一般情況下,礦區開發強度大則意味著礦井數目多,井田尺寸小,儲量動用系數大,服務年限短;反之開發強度小則意味著礦井數目少、井田尺寸大,儲量動用系數小,服務年限長。復合式破碎機可以在水泥生產設備中使用。井田尺寸決定了劃分采區的數目,而采區數目、產量、服務年限又是保證礦井正常生2.6公里,謝三礦1.8公里)過短,生產被動。
又如大同礦區口泉溝22公里長的距離內,共劃分了十對礦井,各礦普遍存在傾斜方向太窄、走向一翼太短的問題。又如肥城礦區走向長23公里,傾斜寬3~6公里,面積80平方公里。原來劃分的十八對大、中型礦井,走向長度都很短(2~3公里)。后來修改礦區總體設計時,將走向過短的礦井適當合并,劃為九對大中型井及三對地方小井,大中型井之走向長度達到3.6~ 8.8公里,平均井田面積為9.7平方公里,修改后的井田尺寸基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