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chǎn)品中灰分的來源為:經(jīng)蒸餾后的油品的灰分,是由設備腐蝕而生成金屬鹽和用酸堿洗滌、白土處理時脫渣不完全所致,油品在各種不同管線流動和在油罐及其他容器儲存時,混入鐵銹等金屬氧化物和金屬鹽類形成灰分。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因與油接觸的金屬被腐蝕、油漆的溶解、高強磨的污染而增加灰分。灰分對生產(chǎn)和使用的影響為:灰分可作為油品洗滌精制是否正常的指標,如用酸堿精制時,脫渣不完全,則殘余的鹽類和皂類使灰分增大。
重質(zhì)燃料油若含灰分太大,降低了使用效率。灰分沉積在管壁、蒸汽過濾器、節(jié)油器和空氣預熱器上,不但使傳熱效率降低,而且會引起這些設備的提前損壞。在油品應用上,如柴油灰分超過一定數(shù)量,灰分進入積炭將增加積炭的堅硬性,使汽缸套和活塞與活塞圈的磨損增大。
潤滑油的灰分,在一定程度上,可評定潤滑油在發(fā)動機零件上形成積炭的情況。灰分少的潤滑油產(chǎn)的積炭是松軟的,砂石設備易從零件上脫落;灰分多的潤滑油其積炭的緊密程度較大,較堅硬。但是這種結(jié)論只對不含添加劑的潤滑油才是可靠的。若潤滑油灰分是由于某些添加劑所造成,則難以從灰分的多少判斷其形成積炭的情況。